最近,小编听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如何找专业课书本的,其实,有些学校的设置比较“奇怪”,他们从不公开公布参考书目,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考研er们自己努力去探索。还好,小编与你们同在,马上告诉你寻找专业课参考书目的原则、渠道和推荐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策略战,很多事情如果自己不去提前准备的话其实是没有人去帮你的,考研之路是孤独的,从始至终你都要学会协调如何能够将复习完美的融合进自己的生活,期间你还要可能面临不断的刷各种副本的情况出现,这没办法,毕竟大部分准备考研的都是在校生,客观条件不允许。
关于参考书,如果是那种有着坚定目标的同学们,早做准备是最好不过了。专业课的参考书,到底应该如何寻找呢?有的学校会在招生简章里写明,但是有的书却又找不到。比如北京大学59个招生院所无一指定参考书;清华大学的招生院所、专业方向也大多不指定参考书目;再如人大、北师大、复旦、厦大……各院系,不指定参考书的所在多有。而且,现在不指定参考书的院系专业越来越多。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察,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这个时候真的是需要大家各显神通了。但是,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下面告诉大家可供参考的几个规则:
找书原则
1.相信经典的力量
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2.选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有些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比如,经常有同学会问: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清华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当然要看。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3.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
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
4.真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真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真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议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真题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5.善用方法找前辈
其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
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6.热点别陷得太深
相对经典教材而言,专业期刊时效性较高。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即使对初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复试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几本?
对于本专业学生,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跨专业考生则是旱鸭子下水,无所适从。建议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辈的经验贴子,多跟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交流,多找几个研友问一下。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刊、杂志、论文是个无底洞,目的仅在于开阔学科视野,千万不要陷得太深。
7.别被网上书单唬住
正是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问书目、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
8.不指定参考书目,出题必然开放
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举一道题目为例。北大传播学考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分析“鸟叔之风靡全球”。这是一个很好的考查时事热点与专业理论结合的题目,有许多角度可供分析,似乎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要想把问题说透,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带上传播学的眼镜,以学科视角来审视分析。既紧贴社会关注,又有理论延展的空间,这样的题目,参考书自然不会给你答案。
9.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
参考书,不是灵丹妙药;知识点,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开拓学科视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功夫在书外”,建议清晰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过考查面,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度超过学校考查的深度。
10.更重要的是怎么思考
如果一定要有所建议,建议要有问题意识,拒绝似是而非。每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学科问题,某个理论你是否真的懂了?对某门学科热点问题你是否有真正了解并理解?对学科知识脉络、流派谱系是否真的捋清楚了?
真正理解问题才是根本,方法上可以“不择手段”。很多同学对许多知识其实是似懂非懂的,而这是考研的大忌。上文所说,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出题往往灵活,不会干巴巴考你背诵,而是通过各种比较、各种案例来考查你对问题的理解,似懂非懂的同学往往会左支右绌,现了原形。
找书渠道
1.目标院校的官网
大多数学校都会在每年发布招生简章的同时附一份招生专业目录和各个专业的参考书目,但是这个的发布时间会比较晚点,但是历年参考书籍其实不会有特别大变化,所以大家可以先参考往年发布的参考书目。但是这并不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同学们还是要在发布了当年的招生简章之后去看一看,可能会出现些小变动,也不会特别大,如果有删减那就省事儿了,如果有增加因为其他的书已经找齐差一本现看也来得及。
这些年来专业课考试的命题方向都趋近于开放性,所以有部分院校没有设定参考书目。但是大家不要灰心,耐心的查找你所报专业近十年的大纲和参考书目,你可能会惊喜的发现,有的院校在几年前还是公布了这些信息的,虽然时效性已经不在,但是一些经典的书目一直都是每年的考点。因此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根据往年书目推测今年的参考书目是有一定帮助的。
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各个学校的参考书目都不尽相同,同学们一定要将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完全抄写下来去搜索,避免出现买错书的情况哦!
2.社交网站,论坛,你所有能够涉及的互联网范畴
同学们,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啊,这个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没有什么事情是互联网找不到的,当然个人隐私需保护,我们生活的时代互联网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那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呢,小编要告诉各位的,就是利用你所能利用的各种网站和论坛,进行参考书目的相关搜索。
一般总会有些学长学姐会在复试过了确定可以上研究生以后会在一些论坛贴吧等等分享经验帖,里面会提到大量的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但是,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其实门槛并不高,信息来源鱼龙混杂,很可能是假信息或者鱼目混珠了,同学们还需要一双“火眼金睛”仔细鉴别。
3.发动本校资源
这个所谓的本校资源,其实就是你所在院校的老师和同学,比如说,你想考英语专业,那么你的英语老师很可能能给你提供大量信息,还有学校总不会只有你一个人要考研,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有刚好和你考同一个院校,同一个专业的学长学姐那简直棒极了。
一般对于同校的学弟妹们学长学姐不会不帮忙的,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拿到最详细的书单,也能直接学习考研的经验。当然,小编温馨提示,嘴巴甜一点会做人说不定能得到“超值考研经验大礼包”哦!
4.目标院校的资源
如果你没有本校的学长学姐,刚好目标院校又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那就需要费一点周折去寻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了,他们不仅有最详细的参考书目,还可以告诉你他们平时上课都用了哪些书,方便你深入学习。
寻找这些学长学姐的方法很多,能够直接去到目标院校的话那就真的是最好不过。当然,目标院校如果离你的学校很远,出于安全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可以去目标院校的论坛或者通过其他社交网站寻找。
不妨去到所报专业的本科生那里问一下,因为很多导师的出题范围往往就是从他所教授的本科生教材中挑选的。同时你也可以找到那里的本科生,打听一下在课上老师有没有特别推荐的一些专业书,综合一下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5.关注导师和学术著作
(1)关注所报院系的导师论文、微博
没有给固定专业书目的院校,其目的是希望考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下能够培养自己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
那么,基于这个出发点,大家就要多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尤其是你所报院系的院长或导师的论文或是微博。考研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主命题的,出题小组的成员都是由这些导师组成,因此他们最近所研究的东西很可能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
(2)导师本人的著作及其关注的书
研究生实行导师制,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必须关注的内容,况且有的学校专业课就是直接由导师出题,因此导师的书必看。不仅要看,还要认真吃透。
同时要学会“按图索骥”,根据书中的注释和参考书目,寻找到那些导师所关注或参考的书。一些引用次数或提到次数非常多的,说明导师非常重视,很有可能包含重点内容,就应该找来重点看,至于其他引用少的,了解即可。
(3)专业领域内的权威著作
对于本专业考研的小伙伴来说,这类书很可能是你在本科阶段就已经读过很多遍,或听老师推荐过多次、如雷贯耳的经典之作,所以寻找起来应该不难。而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小伙伴来说,则需要去对应寻找。
一般来说,每个专业都会有每个专业的“大咖”,而“大咖”们所写的书往往就是经典。对于这类书,可以说是必读的,它们往往包含最权威的论点,以及非常精深的见解,对于专业入门大有裨益。把这类书读透吃透,就好比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有百利而无一害。
责任编辑:尚宏
相关文章
资料下载
【生地小中考】知识速记手册
中考语文知识手册(上下册)
小学语文:修辞知识梳理+习题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宝典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手册
高一数学100题
微信扫码,立刻获取!
保存图片,识别二维码,领取资料!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