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来源:网络
时间: 2020-11-13 15: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落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②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本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因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②迢递: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吟咏“落花”,表明所写是暮春时节,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B.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写出了花影翻飞迷离连接着弯弯的小径,落花飞舞到达高远之处,迎来脉脉斜晖。
C.全诗基本采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悄态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
D.“沾衣”,是指落花的花瓣飘落在诗人的衣襟上,也指泪落衣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春尽花谢之时看花的心意,徒留伤感。
解析:BB项,“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错误,从诗中来看,颔联大致意思是“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可见应该是从空间到时间的角度。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芳心”的多层含义。
解析:“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意思是“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结合诗歌标题“落花”,可以知道此处是叹息花落,再结合注释,可见诗人是借叹息落花来叹息自己。语义双关,诗中借对落花命运的怜惜,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深深惋惜;诗人的一腔幽怨、缕缕情思在对落花深情的怜惜中含蓄婉转地透出。
答案:尾联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点缀春色,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终只落得怆然泣下,泪沾衣襟的结果,借落花抒发自己素怀壮志,却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
(责任编辑:admin)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
福利试听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资料领取
粉丝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