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一对一 > 小学动态 >

博物馆里为什么禁止拍照?可以跟娃这样解释

作者: --

  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时间: 2021-07-28 13:42

  暑假带孩子有哪些好去处?

  海洋馆、博物馆、美术馆……既凉快,不用在室外风吹日晒,又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是不少家长的溜娃好选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参观博物馆时,经常能看到“禁止拍照”的标识,作为常识,每当我们进馆参观时,都会主动关闭闪光灯,文明观赏。

  拍照真的会对文物造成伤害吗?当孩子问起你为什么在博物馆里不能拍照时,应该如何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番!

  1.拍照到底伤不伤文物?

  对于禁止拍照的原因,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为了保护文物。

  事实上,正常的拍照并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唯一可能造成直接伤害的,只有闪光灯而已。

  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化。

  比如秦兵马俑在刚出土时,很多表面都会有彩绘,但是出土后不久,颜色就会因为温度、湿度、光线等原因脱落。

  所以最佳的保存环境应该是将文物置于绝对无光的环境里。

  但是去看展览时,我们总不能摸黑看吧!

  对此,针对各种文物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文物保护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严格控制文物在展览过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

  2.哪些材料最容易“见光死”?

  黄色、茶色和红色的丝绸在光照下容易褪色,白色丝绸光老化作用最小。

  光照作用对黑色、红色、茶色丝绸的丝纤维产生的破坏作用较大。

  发生褪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作用使丝纤维上的染料颗粒(或丝胶、污垢颗粒等)发生变化,闪光灯里的光元素也会引起丝绸颜色变化,造成白色丝绸变黄、染色丝绸褪色。

  既然用到有机染料增添色彩的织物对光线格外敏感,那通过无机颜料比如铅白、朱砂等上色的油画,能否逃过光线对文物的影响呢?

  答案是——不能。

  在绘画颜料中,含有一种叫做“硫化镉”的成分,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硫化镉会被氧化为硫酸银,破坏颜料原本的颜色。

  此外,皮毛、羽毛等也属于光敏文物,外界的光线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而像动植物标本、骨器等物品,虽然看上去并没有那么脆弱,但实际上经过光照后会产生一定的氧化、分解作用。

  3.进馆参观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是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首先,博物馆禁止拍照的初衷是希望观赏者能够在更好的氛围里欣赏展品,如果每个人都停下来拍照,势必会影响展会的秩序,而相机快门的声音,甚至某些人会有意或者无意的打开闪光灯,都会对文物形成一些潜在危险,破坏展览的整体效果。

  所以在参观博物馆时,与其掏空心思寻找角度拍照,不如将时间花在仔细感受文物上。透过古老的纹路和色彩,一定可以收获到比照片更有价值的感悟和体会!

(责任编辑:尚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

热门课程

MORE

福利试听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资料领取

新东方资料站

粉丝福利

北京新东方一对一

低至66元/小时,预约即送多重好礼

一对一福利试听课,低至66元

·  一小时试听 ·  资料礼包 ·  学业规划 ·  学情报告

预约即送:一小时试听、学业规划、资料礼包、学情报告

您已提交成功,请保持手机畅通

关闭

您已提交成功,请保持手机畅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