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

你想知道的图像处理技术都在这里了!

作者:雨神Lancer 来源:菁英背景提升 发布时间:2019-02-28

  2009年12月,《阿凡达》上映。

  《阿凡达》的现世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为亮眼的里程碑,首次全IMAX拍摄所展现的动作捕捉技术惊艳全球。詹姆斯·卡梅隆从1994年《真实的谎言》到1997年《泰坦尼克号》再到2009年的《阿凡达》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视觉冲击。今年2月,卡导作为监制和编剧的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即将上映,要知道在卡导筹备电影《阿凡达》的时候,《阿丽塔》是同时提上议程的,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卡导认为《阿丽塔》的视觉效果更难实现,所以影片才迟迟与我们相见。

  《阿丽塔:战斗天使》改编自漫画家木城雪户在1990-1995年间于Business Jump 上连载的科幻漫画《铳梦》,为了让心灵的窗户——眼睛显得更有冲击力更能俘获人心,这部影片使用了比“动作捕捉技术”更为高级更为细腻的“表情捕捉技术”,现实的还原漫画中阿丽塔的大眼睛。

  虽然拥有正常的身体比例和动作,阿丽塔的眼睛却是经典的日漫式大眼

  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好莱坞大片,你也许会疑问到底什么是动作捕捉,动作捕捉的应用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动作捕捉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先看一看原理。

  动作捕捉技术就是指被捕捉物体的运动特性,通过尺寸测量、物理空间中的物体定位等多方面的数据,由计算机直接处理,从而得到一系列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

  简而言之,即人体、物品在虚拟世界中,只留下动作,而不再有“肉身”。通过这一技术获得的动作,与经过3D制作的虚拟形象结合在一起,使整个3D虚拟形象的动作、表情、姿态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计算机创造的虚拟形象。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发展历程。

  1990年上映的《全面回忆》是第一部使用动作捕捉技术的电影,施瓦辛格饰演的男主角,经过X射线时仅几秒钟的动作捕捉镜头,虽然是电影的一小步,却是动作捕捉技术的一大步。

  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为了还原更为真实的沉船场景,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了CG人物动作库。

  2001年上映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实现了全程同时多人的动作捕捉技术。

  同年上映的《指环王》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角色——咕噜,同时也发掘出了“动作捕捉第一人”——安迪·瑟金斯。4年后,在《金刚》电影中,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可以捕捉安迪的脸部表情,实现了“人猩合一”。

  在这之后,动作捕捉技术的进步带动着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反过来又促进创作者们寻求更加先进的技术以满足新的创作需求。正因为如此,在动作捕捉技术走向成熟时,《阿凡达》才得以让观众大饱眼福。后来动作捕捉技术飞速发展,《复仇者联盟》《猩球崛起》《奇幻森林》等等好莱坞科幻大片已经将这一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奇幻森林》,实现了整部电影只需要一个演员,电影的拍摄都是在动作捕捉棚中完成的。当然,除了电影,许多游戏也采用了该技术。

  2011年,Rockstar(R星)为了实现“给业界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这一目标,首次将以动作捕捉技术为基础的“面部捕捉技术”应用至游戏《黑色洛城》中。《黑色洛城》的面部捕捉技术,可以反应任何细微的表情。通过观察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来判断他们是否在撒谎等(这是游戏的核心玩法)。它所使用的独特技术使得人物表情达到了当时所有游戏都无法企及的真实度。由此,游戏领域诞生了一个新类别:互动电影类游戏。

  Gamepro评价《黑色洛城》:MotionScan技术真的改变了游戏

  之后这个类别的游戏市场越做越大,其中以开发过《暴雨》和《超凡双生》这两款游戏的工作室Quantic Dream 最为知名。去年,PS4上引起轰动的大作《底特律:变人》就是此工作室开发,可以说这款游戏完完全全就是“拍”出来的。

  为了使游戏达到媲美真人电影的演出效果,在构建人物模型的时候,需要经过以下流程:确定演员 > 扫描面部 > 记录面部结构、皮肤颜色 > 得到这些信息后 > 构建角色模型,最终才得到一个符合游戏设定的角色。

  从几秒钟的动作捕捉镜头到《阿凡达》的纳威人再到“表情捕捉技术”。

  从“肢体动作捕捉”到更为细致的“面部表情捕捉”。

  从“虚假”到“真实”。

  道路千万条,留学第一条

  科研不努力,申请两行泪

(责任编辑:admin)

预约在线测评, 免费赠送体验课

免费预约

姓 名:

电 话:

时间管理 行为重塑和托福80分说再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新东方国际教育北京学校联系,电话:010-625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