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您好,欢迎来到北京新东方学校!报名咨询热线:010-82611818;官方微信咨询:VBJXDF

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网 > 考研报考 > 推免生 >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

作者:--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 发布时间:2019-06-26 16:19

  一、学院简介

  ◆是学校建校以来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于1953年的哈军工海军工程系)。

  ◆是船海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主力军、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的重要依托以及海军装备研制的关键力量。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在25所中央部委院校中排名第一,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设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通过国际学科评估,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质量体系认证。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时期创办的骨干系,创建于1953年。该院先后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设计了我国第一艘水翼试验快艇、我国第一艘小型水动力试验潜艇、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我国第一艘双工型探测与捞雷深潜器、我国第一座船舶试验水平型循环水槽、我国第一套潜艇载荷称重系统、我国第一个智能水下机器人等。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71人,专任教师144人,其中高级职称106人,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10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4人,占专任教师86%。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2人,高端外国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名、“511人才”4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3人、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2人,9人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目前在校本科生1169人,硕士研究生592人,博士研究生230人,留学生17人, 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

  学院近四年科研到款7.4亿元,三大检索文章1000余篇,其中SCI检索文章317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3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挪威科技大学、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泰国农业大学等30余所高校及10余所科研机构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世界六大船级社均在学院设立奖学金。优秀硕士2.5年最高可拿15万各类奖助学金,优秀博士4年最高可拿33.3万各类奖助学金。

  二、报名条件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2.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土木、机械、控制、计算机等相关专业2020届本科毕业生。

  3. 要求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本科期间专业排名前30%。

  4. 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专业兴趣浓厚,有科研、创新创业经验者可破格,获得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者优先。

  三、报名流程

  申请夏令营同学将申请表、成绩单、外语等级证书、自荐信发至ouyangweiping@hrbeu.edu.cn。

  加入QQ群:760823416。

  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7月1日。

  四、优惠政策

  1.免费提供食宿,购买意外保险,报销往返火车票(硬座标准)。

  2.推免生第一学年将获得学校1万元的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3.除享受学校规定的优惠政策外,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学院奖励优质生源奖学金两万元

  (1)本科毕业于“985”院校(仅限于推免生及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统考学生)。

  (2)我校推免生及其他推免我校的学生,本科所在院校学科专业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排名前3名。

  4.提供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高水平大学长、短期国际交流机会。

  五、行程安排

日期时间日程安排
7月6日全天报道、注册
7月7日8:30-11:30开营仪式、专业、团队介绍
14:00-17:00参观军工纪念馆、船舶博物馆、船模拖曳水池等
18:00-20:00欢迎晚宴
7月8日8:30-11:30导师面对面交流
14:00离哈
温馨提示:左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暑期夏令营报名表(2019).docx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 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