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您好,欢迎来到北京新东方学校!报名咨询热线:010-82611818;官方微信咨询:VBJXDF

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网 > 考研报考 > 推免生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19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

作者:-- 来源: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19-06-12 10:15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历史悠久、传承厚重,其前身是创办于1905年的四川大学经济系,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张与九、蒋学模、胡寄窗、陶大镛、胡代光,以及当代著名学者刘诗白等曾先后在此任教或学习。

  学院下设经济学系、经管与财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学系4个教学单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经济学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等14个研究单位。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6个;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本科专业7个。在校博、硕士生及本科生约3000人。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43人,副高以上职称88人,其中正高职称37人,专任教师115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4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4人。

  为了促进全国各高校经济学学科优秀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为优秀本科生提供了解我院学术科研环境和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我院将于2019年07月03日至05日在成都举办“2019年经济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将安排学科介绍、专家讲坛、营员与导师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同时组织拟推免或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营员进行提前考核,考核优秀的营员,获得推免资格且满足学校接收推免生条件者,在推免系统填报我校即可免复试予以录取;未能获得推免资格但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优秀营员(统考报考专业需与夏令营考核专业相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现在面向全国高校招收营员30名,

  相关安排及注意事项公告如下:

  一、夏令营活动安排

  1、时间:2019年7月3—7月5日

  2、活动内容: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

  3、招生规模:预计招生人数30人

  二、申请条件

  1、全国以下高校经济学学科的三年级优秀本科生(2020届毕业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成绩排名专业前40%者;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绩排名专业前20%者;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类及以上的学科成绩排名专业前10%者(营员本科专业与报考硕士专业一致);

  2、对从事经济学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潜能;

  3、本科学习期间,没有不及格或重修科目;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425分以上)或TOEFL、GRE等考试成绩优秀者;

  4、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三、拟接收专业

  拟接收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等专业。

  四、申请方式及时间

  1、报名方法:申请人登录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夏令营网报平台(https://yz.scu.edu.cn/xly)进行报名,并将申请表(报名成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各1份;需加盖所在教务处公章)、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学术成果复印件等邮寄至以下地址:

  邮寄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北106

  邮政编码:610065

  2、报名时间:自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6月3日;

  3、材料审核及资格审定:该项工作将于6月10日结束,夏令营名单将于6月12日前以电子邮件或短信方式直接通知本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五、夏令营日程初步安排

时间内容时间
7月3日夏令营报到9:00-16:00
7月4日开营仪式9:00-10:00
学科介绍10:00-11:30
学术讲座14:30-17:30
7月5日考核面试9:00—11:30
学术交流14:30—16:30
闭营仪式、颁发证书17:00—18:00
温馨提示:左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若有变动,会在报到时通知)

  六、注意事项

  1、营员报到时需携带身份证、学生证;

  2、在营期间,营员必须遵守四川大学的相关规定;

  3、暑期夏令营期间由我院安排免费食宿,一卡通不得自行充值或转交他人使用,离营前必须交回我院;

  4、报销交通费不高于学校所在城市至成都的单程火车票价,报销标准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8-85418561;联系人:袁老师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 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