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暑期夏令营活动通知
为帮助各高校优秀本科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搭建继续深造和发展的平台,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将于2019年7月5日—2019年7月7日开展为期3天的“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建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一、申请对象及申报资格
1.2020年各高校应届非本校本科毕业生(目前在校三年级大学生,所有理工类相近专业均可),学习成绩优异或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
2.有意愿保送或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二、报名材料及提交
1.报名方式:登陆中国石油大学研招办开通的“暑期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学院审核通过后,系统可以生成《报名表》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报到时携带。
报名网址: http://stu.upc.yanzhao.edu.cn/login.jsp
报名时间:6月1日- 6月25日
2、需要扫描上传报名系统的资料包括:①前五学期在校成绩单、成绩排名表,加盖教务处公章;②大学期间获得的四六级成绩单或者其它英语水平证明、发表文章以及获奖证明;③专家推荐书(格式不限)。
3、系统填报注意事项:申请学生请务必将申请的夏令营专业方向选择正确,我院今年接收夏令营营员的专业如下:
力学:专业代码080100;
土木工程:专业代码0814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代码080700
4、我院于6月28日之前将在储建学院网站公布参加夏令营人员名单。同时也可以通过夏令营系统查看报名结果。
三、日程安排
2019.7.5下午:营员报到,14:00-17:00,工科楼D座。
2019.7.6上午:夏令营开营仪式及现场参观储建学院实验室。
2019.7.6下午:各专业知名教授学术讲座与座谈。
2019.7.7上午:能力测试及专家面试,并对优秀营员发放“面试合格通知单”。
四、优惠政策
获得“面试合格通知书”的优秀营员,若能获得其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并报名我校的,我校认可其夏令营面试成绩,进行预录取;若参加全国统考且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达到报考专业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者给予参加复试的机会。
五、注意事宜
1.报到需携带材料:身份证,学生证,由系统生成加盖公章的《报名表》,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四六级成绩单或者其他英语水平证明原件,发表文章以及获奖证明。
2.营员报到时需签署《安全责任协议书》并承诺遵守学校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参加各项活动,不得擅自离营或离校,否则我校将不承担相应责任。
3.学院高度重视营员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并为所有营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学院为参加夏令营的营员提供食宿安排等。
六、联系方式:
学院办公室:孟老师,0532-86981332
力学方向:刘老师,0532-86981774,QQ群:760187418
土木工程方向:张老师,0532-86981137, QQ群:76017564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方向:巩老师,0532-86983659,QQ群:762113152
请有意参加储建学院暑期夏令营的同学填报完系统后以“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实名”申请加入相应方向QQ群。
附:2019年相关硕士点情况
申报类别 | 学位类别 | 专业 | 学制 | 研究方向 |
硕士 | 学术型 | 油气储运工程 | 三年 | 01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 |
02多相管流及油气田集输技术 | ||||
03油气储存技术 | ||||
04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工程 | ||||
力学 | 三年 | 01结构强度及可靠性 | ||
02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及数值方法 | ||||
03油气田地下工程力学 | ||||
土木工程 | 三年 | 01结构工程 | ||
02岩土工程 | ||||
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三年 | 01工程热物理 | ||
02热能工程 | ||||
03动力机械及工程 | ||||
04流体机械及工程 | ||||
05制冷及低温工程 | ||||
专业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三年 | 01油气储运工程 | |
动力工程 | 三年 | 01热能工程 | ||
02动力机械及工程 | ||||
03流体机械及工程 | ||||
04制冷及低温工程 | ||||
05动力工程管理 |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三年 | 01结构工程 | ||
02岩土工程 | ||||
03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 ||||
04建筑学 | ||||
0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06工程管理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
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