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病逝北京,消息传遍全世界。
悲痛的愁云笼罩在中国上空,其中一位外国女人也伏案痛哭。
哭罢,她提笔写下一句话:
“他没有遗产,没有儿女,骨灰撒向祖国的山河土地,但他拥有热爱他的人民。”
从此她的家中只挂周恩来画像,直到去世,都不曾换过。
这位英国女人给自己取名“韩素音”,被西方社会指点痛骂,却倾尽一生为中国正名。
她到底为了什么?
01
韩素音乳名周月宾。
父亲周映彤是清末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母亲玛格丽特是比利时贵族。
两人相遇后,火速坠入爱河。
玛格丽特一直对神秘的中国心向往之,便不顾一切地踏上轮船,随爱人来到了中国。
但很快现实给这位贵族小姐,打了不止一个巴掌。
这里没有她吃惯了的面包咖啡,连下午茶都没知道是何物。
语言不通,文化相左,她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抑郁。在这种熬煎的状态下,玛格丽特生下了四个子女。
她虽不能再回欧洲,却强硬地要求孩子们必须学英语、吃西餐、到修道院礼拜。
而周映彤也不甘落后,他教孩子说中文、握毛笔、穿中式服装。
夫妻之间的文化争夺,让孩子们成长为了中西兼备的混血儿。
只是他们过于欧式的外貌,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欺辱。
有时候韩素音也很委屈,她会说中文,能背一箩筐古典诗词,却一直被歧视。
可她打心底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
12岁,她遇到一位乞讨的盲人,大动恻隐之心,便下决心从医。
一路攻读到燕京大学预科后,还凭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庚款留学生名额。
母亲担心日后承担不起她的开支,千方百计地想阻拦。
韩素音只撂下一句狠话:拿不到奖学金我就去做妓女。
在这样决绝的情况下,她像当年的父亲一样登上越洋轮船,奔赴另一片求知的海洋。
只有拿到奖学金,她才不会辍学。
韩素音在学校自然加倍用功,只等学成归来,帮助中国的病人。
那期间,她也对文学产生了兴趣,或许这是她另一个天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远在国外的韩素音忧心忡忡,她对日本士兵的愤慨都流淌成笔下谴责的字句。
除了学业,她几乎把时间都留给宣传抗日。
为报社投稿,揭露日本侵华的丑恶行径,走上街头演讲,告诉人们真相。
七个月的时间里,她在法国和比利时,相继演讲128次。
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再也压抑不住,在国人纷纷躲避战火时,韩素音却跨出了相反的方向。
她要辍学,即刻回国。
“虽然我只是一个‘半吊子’的中国人,但是没有了中国我就活不下去。”
在归国的轮船上,她遇到一位谈吐不凡,同样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唐保黄。
唐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的侄子,此行归国便要奔赴武汉战斗。
相遇在特殊时期的爱情,来势汹涌。两人抵达后,便在武汉迅速成婚。
婚礼第二天,唐保黄接到命令,撤离武汉。
这下只留韩素音一人,身处炮火连天的战地,目之所及满目疮痍。
令她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唐保黄竟然违抗军令,也要返回武汉,他来救韩素音了。
“见到他的时候,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我觉得自己嫁给了一个英雄。”
这时的一切都显得圆满而不真切,包括他们的爱情。
02
当外在的激情褪去后,两人才发觉,他们的性格是如此格格不入。
韩素音早前学医,一直渴望做战地医护。
但唐保黄极度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应守妇道,不该抛头露面去战场。
两人为此经常争吵不已,唐保黄甚至动手家暴了韩素音,最严重的时候动用军权,软禁妻子。
精神和肉体上饱受折磨的韩素音,把情感宣泄都诉诸于文字。
写下了处女作《目的地:重庆》,书中讲述的正是她所见到的抗战情况。
后来,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读完这本书后,诚恳地说:“花一小时阅读她的小说,所获得对中国的认识,比在那儿住上几年还要多。”
韩素音的文字成为一扇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
她客观、睿智的叙述,揭开了日寇在中华大地犯下的累累罪行,十分轰动。
然而唐保黄不以为意,妻子的处女作出版,更让他感到极大的侮辱。
两人的爱情彻底烟消云散,留下相看生厌的一地鸡毛。
但唐坚决不离婚,他被驻派到英国大使馆当差,也毅然带上了韩素音,只为看管她。
韩素音不肯做清闲的官太太,坚持进入医学专业就读,为自己争取了读书的机会。
1945年,唐保黄奉命回国参与内战,她也坚决不肯中断学业。
谁也没想到,这次分别竟然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两年后,韩素音收到噩耗,唐保黄在解放战争中战死,她痛哭一夜,以考试为由,拒绝回国追悼。
这十年漫长的婚姻,以激情的相遇开场,后来遍布伤痛,给她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可以说,直到唐保黄去世,她终于从这段可怕的关系中得以解脱。
韩素音怀着复杂的心情,继续攻读医学。
1948年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无法回到中国,只好辗转来到香港行医。
在这里,她遇到了第二位爱人,也开启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03
一位英国记者伊恩和韩素音的经历相似,都是从小生长在中国的异乡人。
但他们又都深切地爱中国,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时,无奈伊恩被派往战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多久伊恩便触雷死亡。
更心痛的是,伊恩死后,他从战场上寄出的21封情意绵绵的书信,才一封封相继抵达香港,来到了韩素音手里。
伊人已逝,生死两茫间,再读这些情真意切的思念和告白,自然是心如刀割。
这段恋情太痛彻,好像只有书写才能帮她排解。
韩素音闭门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二本书《瑰宝》。
这部带有自传式的小说横空一出,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版再版,火热程度更是空前。
出版商给她的来信中写道:“尊敬的女士,我在英国的公共汽车上看到的妇女,胳膊下几乎都夹着一本您写的书。”
这话一点也不是恭维。
不少欧洲妇女把韩素音的小说,和口红、胭脂一同装进随身的手提包,可见有多爱不释手。
1955年,美国福克斯公司甚至把它翻拍成电影《生死恋》。
韩素音亲自参与编剧,把控剧情。
来年该片揽获多项奥斯卡大奖。
这一回,她在西方更是声名大噪,美誉无数。
她也嫁给一位出版商唐柏,开始了第二段婚姻,随夫加入英国国籍。
然而12年的婚姻后,两人最终还是劳燕分飞,韩素音再次孑然一身。
因为,她要回中国。
04
“我必须回来,必须看看我深爱的土地,我要用我自己的眼睛,凝视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1956年6月,韩素音终于被批准回到日思夜想的大陆。
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
“他非常英俊,他的一举一动都很柔和,一见到他,我简直好像受到了直接的冲击。”
短短几个小时的会谈后,她便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所谈内容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
那时候中国的外交可谓举步维艰,国际舆论更是一边倒。
中国被妖魔化成愚昧、顽固、不可救药的民族。
走遍世界的韩素音知道,这其中的误解有多深。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所见、所闻的真实中国传达出去。
于是,1964年,韩素音辞去医务职位,潜心创作。
有出版社请她写点爱情小说,她断然拒绝。
“除了中国,还是中国,任何其他似乎都是平平常常的,是二流的,与中国相比都是缺乏生气的。”
后来她出版了几十篇文学书籍,关于中国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还写过《毛泽东传》、《周恩来传》,都成为西方世界窥见那个时期中国的重要窗口。
作家刘心武曾说,“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过10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
韩素音。”
她更是多次作为重要国宾,参与外交事件。
比如轰动世界的中法建交,前期就是她担任周恩来总理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特使,促成了双方友好沟通。
甚至她的第三位印度丈夫,也是一位热爱中国的军官。
1960年,印度派兵前往中印边界,其中一位军官拒绝执行。
“中国是友好邻邦,不能打中国人。”
“你若不去,就撤了你的职。”
“撤职我也不去。”
这位军官还让韩素音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陆文星”。
情路坎坷的韩素音终于在漂泊半生后,遇到了知她、懂她、理解她的爱人。
他们为修复中印关系共同做了不少大事。
而每一次出席重要场合,她都会穿中式旗袍,尽显东方优雅。
05
当然韩素音传达的中国信息,并不是西方人所愿意看到的那样,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令他们不快。
这股恼怒都被发泄在韩素音身上。
不少人认为她谄媚中国,因此后半生,她在西方文坛收到的评价毁誉参半。
但韩素音并不后悔。
后来,她再也写不动了,便与丈夫移居瑞士。
但中国始终是她魂牵梦萦的故乡,家里悬挂着的周恩来画像,从没取下过。
2012年11月2日,韩素音在瑞士去世。
这轰轰烈烈的一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有人说她是外国人,有人说她是中国的好朋友,可是这一生,她从未动摇过,自己是个中国人。
她在晚年说:“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