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男丁格尔”
26岁的欧飞宇是株洲中心医院的一名男护士,也是湖南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他主动报名参加医疗队,奔赴疫情形势严峻的湖北黄冈。当时,有人问他:“你不怕吗?”他说:“我有个哥哥,能替我照顾父母。况且我是单身,我不去谁去!”
2.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敢,更有国士的担当,当年在抗击非典中英勇奋战,今天又冲进围歼新冠肺炎的硝烟,四处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
3.现代版的“与夫书”
17年前,她曾参与过抗击非典;如今,她再次奋不顾身,申请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她就是武汉医生张旃。张旃主动写下的请战书,被称为现代版的“与夫书”:“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张旃的丈夫),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4.白衣战士,英雄院长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志明,自疫情发生以来,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5.还想上战疫一线
2月23日,29岁的武汉医生夏思思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她的丈夫吴石磊也是医生,医院考虑到他们是双职工,开始没让他上一线。但他表示,料理完妻子的后事,他还想上战疫一线。
6.“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90后”湖南小伙郑能量人如其名、行如其名,每天驾车20小时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接送服务,他在朋友圈里写道:“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7“疫情没有结束,我们不能退!”
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得知同行好友连日救治患者被感染时,泣不成声:“不能因为身边的战友倒下了,你的战斗就结束了。疫情没有结束,我们不能退!”
8.我们的名字叫中华儿女
美国洛杉矶几位刚毕业的年轻侨胞,没有太多积蓄,几个人凑钱购买一批医疗物资捐赠给武汉,署名时只留下4个字:中华儿女。
9.抗疫期间的感人细节
武汉一群环卫工人因为之前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保洁,出来必须要隔离14天。单位安排了酒店,离店之前,环卫工们悄悄地把所住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净得完全不像曾经有人住过,酒店经理查房时感动落泪。
10.一杯咖啡,传递关爱
武汉光谷一家暖心的咖啡店,疫情期间,坚持营业,只为给附近的医护人员免费送咖啡。
11.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
疫情之下,武汉封城,一些人买药变得困难,在网上紧急发帖求助。26岁的吴悠看到后,和身边朋友自发加入到为患者免费送药的行动中。截至2月13日,他们已经为500多户求助者送去药品和防护物资。
12.“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
“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
13.不穿白衣的白衣天使
湖北仙桃有一家做防护的企业,疫情发生后,连夜叫回工人加班。除夕那天,在生产间歇期间,有个女工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同事:“哎,我们没有穿着白衣服,但是不是也算天使。”同事坚定点头:“算!”
14.“没钱可以出力”
山东汉子李保民,载着成吨的寿光蔬菜去支援武汉,他衣着朴素,吃着煎饼,一句“没钱可以出力”,感动了全国。在获得“阿里天天正能量奖金2万元”后,毅然把奖金都捐赠出去。
15.湖南常德村民郝进一次捐赠15000只口罩
湖南常德有一个村民叫郝进,去年在口罩厂打工,厂方效益不好,就拿一批口罩给他抵了两万块的工钱。疫情爆发后,他一次性将15000只医用防护口罩全部捐出。
16.抗疫中的韩红:硬核真女子,中国大脊梁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韩红。”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韩红就一直在为抗疫前线捐助物资而奔波劳碌,甚至还一度累倒。她和她的韩红基金会一直满负荷运转。仅2月12日一天,湖北疫区就有44家医院收到了韩红基金会的捐助物资。
17.“我必须跑得更快!”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18.“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
这是一个24岁护士的话,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汉时,她毫不犹豫背起行囊。此刻,作为儿女,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家中担心自己的母亲。
19.大爱大孝感动抗疫一线
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疾病在老家去世。得知这个消息,吴亚玲泪如雨下。她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怀念去世的母亲……稍微平复心情,吴亚玲继续她的工作。
20.给警察送口罩不留名的小伙子
安徽六安一个小伙子,给当地派出所抱来了500个口罩,放下后只说了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接着就跑走了。警察追出去挽留,小伙子边逃跑边摆手示意不用了,警察敬礼目送。
21.开大货车给武汉送物资的大姐
近日,一辆装载着31吨酒精的大货车到达了武汉的物资点,是一位40多岁的女司机连夜送过来的。她从成都独自开车,开了将近24小时,才把酒精送到武汉。送到后,这位女司机婉拒了武汉工作人员的感谢,继续干活,帮着卸货。
22.火神山的“摆渡人”
1月30日开始,从早到晚,庞益兵在工地与停车点间往返百余次,免费接送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被誉为“火神山的摆渡人”。
23.我的名字叫知恩者
浙江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放了一沓百元大钞后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他却说:“知恩者!”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年轻时受资助免费上过学。
24.我的名字叫中国人
1月31日,南京交警在宁杭高速检查站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口罩。而当问及车主姓名时,对方只留名“中国人”。
25.我的名字叫中华儿女
美国洛杉矶几位年轻华人,买了一批医疗物资捐赠给武汉。他们刚毕业,没太多积蓄,几个人凑钱才买到,但没有留名字。义工告知中国清关必须要留名,他们商量了一下,留下四个字:“中华儿女”。
26.抗疫中的感人细节
上海多个小区的电梯,都有居民悄悄放上了“电梯按键一次性专用纸巾”,避免与电梯按键上的细菌病毒接触。也许没人知道是谁提供的纸巾,但这份细致和共渡难关的信念,让人感动!
27.“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东京灯会满月祭上,一个14岁的日本女孩身穿红色中国旗袍,在寒风中抱着募捐箱,不断向路人深深鞠躬。在她身后的展台上贴着一行醒目的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28.“给中国人一个拥抱”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纳德拉在网上发起“给中国人一个拥抱”的活动。该活动旨在告诉市民,“可怕的是病毒,不是中国人”。该活动还配有视频,纳德拉亲自上阵,拥抱了一位华人男子。
29.夏思思:为病人而主动留守
29岁的夏思思是武汉一名医生,1月15日,科室一名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临时接到任务后,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夏思思医生有防护,没想到还是感染了,后抢救无效离世。
30.刘智明:“如果万一,不要插管。”
2月18日,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离世。抢救期间,刘智明曾留下话,“如果万一,不要插管”。知情者透露是因为在气管插管打开的瞬间,喷血、喷气管内附着物具有传染性,刘智明害怕同事因此染病,所以才会如此叮嘱。
相关文章推荐:
2019年北京高考试题
2020年北京高考试题
高一数学100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
2019年北京高考试题
2020年北京高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刻获取!
保存图片,识别二维码,领取资料!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4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010-82611818 | 投诉电话:010-62578989